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近年来,我国牛养殖业发展走向规模化,牛繁殖障碍性疾病日益凸显。引发牛繁殖障碍的原因较多,牛处于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发病原因不同,但都会导致牛不能正常发情,出现难产、流产、死胎、产出弱仔等,对牛只的繁殖能力影响较大。此类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养殖人员忽视,若治疗不及时,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牛养殖业的实际工作经验,探讨牛繁殖障碍性的发病原因与科学防治措施,以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保证牛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发病原因
1.1 非传染性因素
自身因素:一些牛先天生殖器发育不良、输卵管阻塞、发育畸形、异性孪生母犊,导致无法正常受孕或配种,引发繁殖障碍。另外,机能性繁殖障碍为临床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一,如母牛卵巢囊肿、性腺机能衰退、子宫内膜炎等,导致母牛不孕,繁殖性能降低。
营养因素:养殖人员日常饲养行为管理不当,日粮搭配不均衡,使母牛摄入日粮中缺乏矿物质、微量元素或优质蛋白摄入较少,并缺乏适当运动,母牛过于肥胖,脂肪沉积在输卵管、卵巢,使母牛不育或发情不规律,导致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产生。
此处隐藏2083个字。登录可见
养殖场应为授精员、助产人员、饲养员安排定期培训,以提升专业技能,为牛群建立繁殖档案,保证繁殖技术操作规范、科学产后护理。尤其在阴道检查、人工授精、分娩与产后护理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饲养员、兽医、配种员与助产员相互配合,防止人为因素诱发生殖道感染或机体损伤,导致繁殖障碍。
总之,为了提高牛的繁殖效率,在养殖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并掌握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加强生物安全防控、科学饲养管理、规范繁殖技术操作管理,减少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提高繁殖率。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
- 1 寄生性种子植物菟丝子的防除 57
- 2 黄刺蛾的分布,危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44
- 3 2024年雨花区教育局第七学区15所中小学白蚁防治服务项目磋商邀请公告 43
- 4 海棠——桧柏锈病的症状识别、病原、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32
- 5 地下害虫单元测试题答案 29
- 6 菊花褐斑病的症状识别、病原、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28
- 7 棉盲蝽分布、危害、生活史与习性及防治技术 26
- 8 2025年CPCO全国消杀大会将于2025年3月30日-31日在东莞召开 26
- 9 斜纹夜蛾 Cotton leafworm分布、危害、生活史与习性及防治技术 26
- 10 根癌病的症状识别、病原、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