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褐刺蛾对板栗树的危害及其防治
东明县地处东亚中纬度地带,北纬34°58′-35°25′、东经114°48′-115°16′,四季分明,降水较为充沛。其主要特征是:春季温和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常刮东南风,秋季天高气爽,多晴天,个别年份有秋涝和连阴雨,地表层以黏土、沙土为主。东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的着色和糖分积累;县域耕地富含速效钾、钙、硒等矿物质营养元素,板栗是当地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刺蛾是当地昆虫类主要食叶性害虫,主要危害当地苹果、板栗等果树。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Limacodidae),俗称痒辣子、火辣子、八架子、双木架子或刺毛虫。世界记载有1000种,中国记录约90种。东明县区域危害严重的主要有:桑褐刺蛾、黄刺蛾、扁刺蛾、丽绿刺蛾等。
1 形态特征
桑褐刺蛾成虫体长13~18毫米,翼宽28~39毫米,身体为暗灰色,腹部和足背颜色为黑色,前翼呈灰棕色,中间有一条深棕色的斜纹线,后翼呈暗灰色,卵为扁卵形,长约1.1毫米,初期为浅黄绿色,后期为灰棕色。幼虫长21~26毫米,背部略隆起,呈龟背状,绿色或黄绿色,背线为绿色与黄色条纹,边缘为蓝色。在身体的四个侧面,有10个突起,上面有带刺的毛发,每节的后面都有2簇带刺的毛发,在第四节的背侧也有一个红色的斑点。蛹体长10~15毫米,先端肥厚,卵圆形,茧的长度为12~16毫米[1](图1)。
此处隐藏2604个字。登录可见
5.5 冬耕
冬耕板栗园15~20厘米,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为板栗树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冬耕还有助于消灭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结合冬耕每亩撒施1%的联苯·噻虫胺颗粒剂2~3千克;或用1.5%的辛硫磷颗粒剂 2~3千克毒杀。针对入土结茧的刺蛾,防治通常在下雨前撒施辛硫磷颗粒,通过雨水让药物到达地下达到杀死害虫的目的[6]。
6 结束语
总之,针对刺蛾对板栗树的危害,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确保板栗树的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品质。在防治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 1 寄生性种子植物菟丝子的防除 56
- 2 黄刺蛾的分布,危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41
- 3 2024年雨花区教育局第七学区15所中小学白蚁防治服务项目磋商邀请公告 34
- 4 地下害虫单元测试题答案 26
- 5 棉铃虫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综合防治 25
- 6 根癌病的症状识别、病原、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24
- 7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etBuhrer)症状、危害及防控措施 23
- 8 落叶松枯梢病Botryosphaeria laricina(Sawada)Shang症状,危害及防治方法 23
- 9 仙居县2024年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与防制效果评估服务竞争性磋商的公告 23
- 10 大方县卫生健康局关于大方县卫生健康局2024年巩固卫生县城、乡(镇)病媒生物防治项目的竞争性磋商公告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