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园主要病虫害发生及综合防控技术
我国苹果栽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2023年,全国苹果栽植面积2 982.69万亩,产量4 960.17万吨。苹果产业作为优势农业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农民增收致富、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意义重大(图1)。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体系,化学农药使用不合理,导致果园生态环境质量日渐趋下。苹果园病虫害的发生,危害严重、防控困难、损失极大,每年可造成上百亿元的效益损失,始终制约着苹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特别是以腐烂病、黑星病、桃小食心虫、红蜘蛛等为主的病虫害,不仅危害果树生长发育,甚至会导致叶落枝枯树死。笔者在本文中着眼于建设生态环境友好型苹果园,重点介绍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控技术,以期为生产优质安全的名优特新苹果产品奠定病虫害综合防控基础,促进苹果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1 苹果园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1.1 主要病害
苹果树腐烂病:由苹果黑腐皮壳菌侵染引起,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主干、大枝及杈丫部,发病高峰期为3—5月和10—12月;苹果黑星病:由黑星病菌引起,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果实等多个器官,发病高峰期为4—9月;苹果白粉病:由白叉丝单囊壳菌引起,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幼嫩组织,发病高峰期为新梢生长时;苹果斑点落叶病:由链格孢苹果专化型真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叶柄、枝条、果实等,发病高峰期为5—9月;苹果褐斑病:由双壳属真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发病高峰期为多雨季节;苹果轮纹病:由葡萄座腔菌引起,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枝干和果实,发病高峰期为5—7月;苹果炭疽病:由胶孢炭疽菌引起,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果实,发病高峰期为4—8月;苹果锈病:由山田胶锈菌或苹果东方胶锈菌引起,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嫩枝、幼果、果柄等部位,发病高峰期为4—5月。
此处隐藏1927个字。登录可见
2.4.1 防治主要病害用药 腐烂病选用甲基硫菌灵、辛菌胺醋酸盐、吡唑醚菌酯、丙唑·多菌灵、丁香菌酯等;黑星病选用吡唑醚菌酯、克菌丹、苯醚甲环唑、丙森锌、咪鲜胺等;白粉病选用石硫合剂、硫黄、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己唑醇、甲基硫菌灵等;斑点落叶病选用戊唑醇、代森锰锌、多·锰锌、苯醚甲环唑、多抗霉素等;褐斑病选用肟菌·戊唑醇、吡唑醚菌酯、丙环唑、唑醚·戊唑醇、多菌灵等;轮纹病选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代森锰锌、甲硫·福美双、戊唑·多菌灵等;炭疽病选用代森锰锌、福·福锌、多菌灵、福美锌、咪鲜胺等;苹果锈病选用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氟硅唑等。
2.4.2 防治主要虫害用药 桃小食心虫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氰戊·马拉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等;二斑叶螨选用阿维菌素、阿维·哒螨灵;金纹细蛾选用灭幼脲、除虫脲;小卷叶蛾选用虫酰肼、杀螟硫磷、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红蜘蛛选用哒螨灵、阿维菌素、阿维·哒螨灵、四螨嗪、三唑锡等;山楂叶螨选用甲氰菊酯、噻螨酮、阿维·辛硫磷、哒螨·灭幼脲、双甲脒等;黄蚜选用吡虫啉、高氯·马、吡虫·三唑锡、啶虫脒、甲氰·矿物油等。
- 1 寄生性种子植物菟丝子的防除 56
- 2 黄刺蛾的分布,危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41
- 3 2024年雨花区教育局第七学区15所中小学白蚁防治服务项目磋商邀请公告 34
- 4 地下害虫单元测试题答案 26
- 5 棉铃虫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综合防治 25
- 6 根癌病的症状识别、病原、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24
- 7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etBuhrer)症状、危害及防控措施 23
- 8 落叶松枯梢病Botryosphaeria laricina(Sawada)Shang症状,危害及防治方法 23
- 9 仙居县2024年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与防制效果评估服务竞争性磋商的公告 23
- 10 大方县卫生健康局关于大方县卫生健康局2024年巩固卫生县城、乡(镇)病媒生物防治项目的竞争性磋商公告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