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问:如何防治马铃薯癌肿病?

问答 作者: luckypet 2024-11-25 18:52:14 阅读:

  问:如何防治马铃薯癌肿病?

  答:马铃薯癌肿病,病原为内生集壶菌或马铃薯癌肿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广泛分布在高海拔冷凉多雨地区。不抗病的品种感染癌肿病,可造成毁灭性的损失,发病轻的减产30%左右,重的减产90%,甚至绝收。感病块茎品质变劣,无法食用,连猪也不吃,完全失去了利用价值。而且块茎感病后易于腐烂。这种病还侵染番茄、龙葵等,病菌可在土壤中潜存多年,很难防治。主要为害植株地下部分,薯块和匍匐茎上发生普遍。病重时,也可发展到地上茎,但茎叶发病较少。病菌在低温高湿、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土壤湿度高(70%90%)、12~24℃温度条件下易于侵染。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偏酸性的地块易于发病。

  (1)识别要点见表21。

 

此处隐藏348个字。登录可见

  药剂防治:苗期和薯期,可用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乳油叶面喷施,或每亩用药400~500克,拌细土600~750千克于播种时盖种;药水灌窝,于马铃薯出苗70%时,用1000倍液灌根;药水喷雾,于出苗70%时喷1次,初蕾期1次,每亩用1500倍液60千克。还可选用5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喷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