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如何防治马铃薯干腐病?
问:如何防治马铃薯干腐病?
答:马铃薯干腐病(彩图40),病原为深蓝镰孢菌和腐皮镰刀孢霉,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是一种在田间和窖储都常发生的块茎病害,其常年发病率达到10%一30%。其主要引起贮藏期块茎腐烂,通常生长在沙土和泥炭土的马铃薯易发该病,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易发病。在感病品种中,因品种不同,对病害的易感程度也有明显差别:一个品种可能对致病菌的某一种生理小种有抗性,对其他的生理小种则易感其病原菌通常在土壤和块茎中存活,作为一种主要病害,干腐病既能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发病直接造成作物大幅减产,也可以通过收获后块茎间感染造成损失。另外,收获期间造成的伤口会成为日后病原菌的侵染入口,伤口多、贮藏或贮运时通风条件差,易发病。贮藏初期发病少,大约贮藏1个月后,块茎陆续发病,在块茎休眠后,体内可溶性糖增多时蔓延最快。适宜发病的温湿度范围较宽,高温、高湿条件对病害发展最为有利。另外,马铃薯生长的腐殖质含量低的土壤比生长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更易感病。
此处隐藏1746个字。登录可见
贮藏入窖前清除病、伤薯;也可用杀菌剂(如多菌灵等)喷洒消毒种薯。贮藏早期适当提高温度,搞好通风,促进伤口愈合;以后控制温度在1~4℃间,减少发病。
将奥力-克霉止按300~500倍液稀释,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每5一7天喷药1次,具体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病情严重时,奥力-克霉止按300倍液稀释,每3天喷施1次。施药避免高温时间段,最佳施药温度为20~30℃。重要防治时期为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
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可缓解马铃薯块茎干腐病的扩展蔓延发病严重地区,在贮藏前种薯可用41%氯霉·乙蒜素(特效杀菌王)乳剂800倍液,或0.2%甲醛溶液均匀喷雾,注意处理后要晾干表皮;用未污染的器具运送、播种种薯。
- 1 寄生性种子植物菟丝子的防除 56
- 2 黄刺蛾的分布,危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40
- 3 2024年雨花区教育局第七学区15所中小学白蚁防治服务项目磋商邀请公告 31
- 4 棉铃虫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综合防治 25
- 5 地下害虫单元测试题答案 24
- 6 根癌病的症状识别、病原、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23
- 7 棉盲蝽分布、危害、生活史与习性及防治技术 23
- 8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etBuhrer)症状、危害及防控措施 22
- 9 落叶松枯梢病Botryosphaeria laricina(Sawada)Shang症状,危害及防治方法 22
- 10 杨树溃疡病症状识别、病原、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