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如何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问:如何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答:马铃薯晚疫病,病原为致病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是发生最普遍、最严重的侵染性、速发性、毁灭性病害,既造成茎叶枯斑和枯死,又引起田间和贮藏期间的块茎腐烂,一旦发生并蔓延,很难控制,并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轻者减产30%~40%,重者70%~80%,同时还能引起田间和窖藏的块茎腐烂,特别是多雨、气候冷湿的年份,受害植株提前枯死。马铃薯的根、茎、叶、花、果、匍匐茎和块茎都可发生晚疫病,最直观最容易判断的症状是叶片和块茎上的病斑。48小时的最低气温不低于10℃,48小时之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早晨马铃薯植株上有露水,这些条件出现后的未来3周内,将会发生晚疫病,此时喷药可有效地防治晚疫病的流行。
(1)发病特点
此处隐藏2430个字。登录可见
近几年出现的几种新药剂对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有特效,每亩用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80~100毫升,或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2040毫升、52.5%霜脲氰·恶酮水分散粒剂40~50克、100克/升氰霜唑悬浮剂53~67毫升、50%氟啶胺悬浮剂2733毫升等喷雾。建议小区试验效果。
农药每隔7一10天防治1次,最好晴天下午喷洒,喷洒要均匀。农药可以交替使用,例如第一次喷施25%嘧菌酯悬浮剂,第二次喷施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第三次视情况可喷施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或53%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等,一般喷施3次即可。
一般在高湿多雨条件下应间隔5~7天用药1次。根据病情发生风险的大小可适当调整用药次数。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
- 1 寄生性种子植物菟丝子的防除 55
- 2 黄刺蛾的分布,危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40
- 3 2024年雨花区教育局第七学区15所中小学白蚁防治服务项目磋商邀请公告 30
- 4 根癌病的症状识别、病原、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23
- 5 棉铃虫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综合防治 23
- 6 棉盲蝽分布、危害、生活史与习性及防治技术 23
- 7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etBuhrer)症状、危害及防控措施 22
- 8 仙居县2024年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与防制效果评估服务竞争性磋商的公告 22
- 9 棉铃虫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综合防治测试题答案 22
- 10 地下害虫单元测试题答案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