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如何防治马铃薯黑痣病?
问:如何防治马铃薯黑痣病?
答:马铃薯黑痣病,病原为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又叫立枯丝核菌病、茎基腐病、丝核菌溃疡病、黑色粗皮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在马铃薯上经常发生,分布广泛,在全国各种植区普遍发生。通过寄生在块茎和土壤中越冬,在土壤中可以存活2一3年,翌年春季,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侵入马铃薯植株体内为害其生长发育,播种早或播后土温较低发病重。
(1)为害特点主要为害幼芽、茎基部及块茎
此处隐藏1794个字。登录可见
⑦化学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然后可选用3.2%恶·甲水剂3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30%苯醚·甲环乳油3000倍液、23%噻氟菌胺悬浮剂1420升/亩喷雾。或用30%苯噻氰乳油200~375毫克/千克、50%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嘧菌酯10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申嗪霉素水剂800倍液等进行灌根,每穴灌药液50毫升。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
- 1 寄生性种子植物菟丝子的防除 55
- 2 黄刺蛾的分布,危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40
- 3 2024年雨花区教育局第七学区15所中小学白蚁防治服务项目磋商邀请公告 30
- 4 根癌病的症状识别、病原、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23
- 5 棉铃虫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综合防治 23
- 6 棉盲蝽分布、危害、生活史与习性及防治技术 23
- 7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etBuhrer)症状、危害及防控措施 22
- 8 仙居县2024年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与防制效果评估服务竞争性磋商的公告 22
- 9 棉铃虫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综合防治测试题答案 22
- 10 地下害虫单元测试题答案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