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芪芩汤治疗新型呼肠孤病毒感染雏鸭的效果分析

学术 作者: luckypet 2024-11-23 11:07:16 阅读:
鸭是雁形目鸭科类水禽,蛋、肉可食用,绒毛可用于羽绒服、被子等制作,具有较大的养殖价值,近年来受到众多养殖者的青睐[1]。疫病防控在养鸭生产过程中尤为重要,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ew duck reovirus,NDRV)属于双链RNA病毒,病毒分节段,呈20面体形,病毒颗粒呈球状,分布十分广泛[2]。该病毒一旦感染鸭,极易造成患病鸭的肝脏、法氏囊出血、坏死,甚至死亡,故也称为鸭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病,简称为新肝病[3]。有研究表明,NDRV易感染30日龄以内雏鸭,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最高死亡率甚至可达到50%,且全年无季节性均可发病,可通过水平传播、经卵垂直传播给后代,给养鸭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4-5]。中药复方在治疗畜禽疫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不易产生耐药性、无药物残留,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力[6]。芪芩汤是一种具有抑酸护膜、益气清化等功能的一味复方中药制剂[7],用于NDRV病的治疗可起到积极的疗效。但是关于其防治雏鸭NDRV病的主要机制目前尚不清晰。为此,本研究拟选择山西地区某规模化大型养鸭场150只患新型呼肠孤病毒病的雏鸭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探讨芪芩汤治疗新型呼肠孤病毒感染雏鸭的效果,旨在为今后兽医临床上应用芪芩汤治疗和预防NDRV感染雏鸭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选择山西地区某规模化大型养鸭场150只患新型呼肠孤病毒病的雏鸭作为试验动物,经临床确诊为新型呼肠孤病毒病,日龄在5~10日龄,未接种任何疫苗,也未经任何药物治疗,隔离饲养,自由饮水和自由进食。

此处隐藏2568个字。登录可见

​​​​​​​
  此外,本试验还深入探讨了雏鸭血清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显示,经过一周治疗后,在卵黄抗体治疗基础上额外给予芪芩汤治疗的试验3组雏鸭血清中IFN-α、IFN-β、IFN-γ水平显著高于仅给予卵黄抗体治疗的试验2组和作为对照的试验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可能是NDRV进入动物机体后,能够诱导宿主机体产生干扰素,其中IFN-α主要是通过干扰病毒基因组RNA转录和翻译来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IFN-β主要是通过成纤维细胞等诱导旁分泌和自分泌所产生的,可通过阻碍病毒复制,起到广谱抗病毒的功能;IFN-γ主要是通过刺激巨噬细胞而使机体产生大量促炎性细胞因子,同时还可通过激活NK细胞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最终诱导动物机体细胞产生一些抗病毒蛋白,阻碍了病毒在活细胞内增殖。本研究中经芪芩汤治疗后的雏鸭血清中IFN-α、IFN-β、IFN-γ这三种干扰素水平均显著增高,进一步表明了芪芩汤能促进机体抗病毒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  小结
  本研究应用芪芩汤治疗新型呼肠孤病毒感染雏鸭具有良好的效果,治疗有效率高达98.00%,且能够诱导机体产生IFN-α、IFN-β、IFN-γ,增强雏鸭抗病毒能力,这为今后兽医临床上应用芪芩汤治疗和预防NDRV感染雏鸭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