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蓟根茎腐烂病防治技术规程
朝鲜蓟(Cynara scolymus L.)又叫洋蓟、洋百合,是菊科(Comopsite)菜蓟属中一种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国家,栽培历史悠久[1,2]。因营养丰富,且植株内含有含量可观的洋蓟素和绿原酸等功能性成分,而被人们当作一种药食同源的蔬菜,在全世界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3,4]。其含有多酚类化合物如菜蓟素、 黄酮类化合物等物质,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保健蔬菜,经常食用可起到保护肝肾和增强肝脏排毒功能的作用,有促进氨基酸代谢和降低胆固醇,以及治疗消化不良,改善胃肠功能,防止动脉硬化,保护心血管等功效[5]。
自引种试种以来,根茎腐烂病一直困扰着朝鲜蓟产业的发展。朝鲜蓟细菌性根茎腐烂病主要发生在4~5 月的植株抽薹现蕾期,此期气温适宜,多雨,空气相对湿度大,利于病菌传播;此外,植株生长较快,组织幼嫩,易受伤,从而造成病害大面积发生。植株染病初期无症状,但遇多雨季节,如雨后骤晴,病株即表现出失水萎蔫现象,3~5 天后整株枯萎死亡[6]。细菌性根茎腐烂病的发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极大地打击了农民种植朝鲜蓟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朝鲜蓟的产量和品质,制约了朝鲜蓟产业的发展。
制定与实施 《朝鲜蓟根茎腐烂病防治技术规程》是提高朝鲜蓟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推进朝鲜蓟根茎腐烂病防治技术规范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需要。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朝鲜蓟根茎腐烂病防治的产地环境、防治原则、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档案管理等内容。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朝鲜蓟根茎腐烂病防治技术标准管理的全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朝鲜蓟根茎腐烂病(Stem and Root Rot Disease of the Artichokes)是一种细菌性土传病害,通过伤口侵入为害, 导致植株根部和主茎的髓部腐烂变褐,呈空腔状,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最后全株枯萎死亡。
4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 391 的规定。
5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治理朝鲜蓟根茎腐烂病,少量、合理使用低毒农药。
6 农业防治
6.1 品种选择
选择本区域适应性强和抗病虫的品种,如劳卡等。
6.2 合理轮作
提倡与禾本科作物或棉花等轮作,前作为瓜菜类、烟草类的地块不宜种植,以尽可能减少田间病原菌基数。
6.3 清洁田园
清除田块及周边沟边的杂草,减少虫源基数。
6.4 整地开沟
9 月20 日前抢有利天气做好准备,要求清除杂草,深翻,并将土块整碎。选择南北向种植,便于抗倒伏,提高朝鲜蓟植株生长空间。以深沟高厢,厢沟浅,围沟深为原则,一般厢沟深30 cm,腰沟深35 cm,围沟深40 cm。在降雨或农事操作后及时清理田沟,保证沟内无积泥积水,沟沟相通,按垄宽(包沟)2.4 m作垄。
6.5 移栽规格
10 月上中旬移栽,双行种植,行距1.2 m,株距0.7~0.8 m,每1 hm2 栽10 500~12 000 株。
6.6 平衡施肥
平衡施肥法,要求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相结合,微量元素作补充,基肥足,蕾肥稳,追肥及时,肥料施用符合NY/T 394 的规定。施足底肥,每1 hm2 施腐熟农家肥30 000~45 000 kg、朝鲜蓟专用肥600 kg;重埋蕾肥,每1 hm2施硫酸钾300 kg、尿素375 kg;勤施叶面肥,增施微肥,主要是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锌、硫酸镁、硫酸锰、硫酸铜、硼酸和钼酸钠,从4 月下旬开始每隔10~15 天喷施1 次叶面肥, 按质量百分比0.1%~0.5%喷施,5~6 月出现连续5 天以上高于30℃的晴热天气,易引起朝鲜蓟花蕾纤维化,此时每隔3~5天喷施1 次叶面肥,用量为900 kg/hm2。做到不偏施氮肥,适量增加磷钾肥和含硼、锌、锰等的多元微肥, 可更好地提高朝鲜蓟抗根茎腐烂病的能力,促进朝鲜蓟根、茎坚韧健壮生长,从而增强朝鲜蓟植株的抗病和耐病能力。
7 病虫害防治
7.1 物理防治
①保护根系 减少伤口,避免人为和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损伤根系,降低被病菌侵染的机会。严禁深中耕,揭膜除草时应轻锄、浅锄或人工拔除,提倡免耕,可试用全程地膜覆盖。严禁埋肥过近,否则易伤根,埋肥沟距朝鲜蓟根部30 cm 以上。及时监测地下害虫, 将地下害虫性诱剂诱捕器安置于田间合适位置,可捕杀害虫雄蛾,每1 hm2 安装30~45 个。
②及时拔除病株 一旦发现枯萎病株,应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同时对病穴撒施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
7.2 生物防治
从2 月中旬开始,选用有效活菌数≥2.0 亿/mL枯草芽孢杆菌粉剂700 倍液喷洒, 预防根茎腐烂病的发生。
7.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原则是预防为主,达标防治,合理混用,科学轮换,减量增效。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限量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 的规定。农药使用方法见表1。
表1 朝鲜蓟病虫害等化学防治方法

①防治朝鲜蓟根茎腐烂病 从3 月下旬开始,间隔7~10 天喷雾防治2~3 次, 可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700 倍液或20%噻菌铜(龙克菌)悬浮剂600 倍液进行全株喷雾或灌根, 两种药交替施用,降雨后及时补喷。
②杀灭地下害虫和蜗牛 3 月下旬用50%辛硫磷乳油500 倍液灌根;蜗牛开始活动后,撒施6%四聚乙醛(密达蜗牛灵)颗粒剂6 kg/hm2。
③保护根系, 预防根茎腐烂病的发生 3 月底前拔除分蘖,选择晴天无露水时进行喷药保护,每1 hm2 喷施波尔多液(硫酸铜∶生石灰∶热水=1∶1∶100)750 kg。
8 档案管理
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全年各物候期应详细记载,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农事操作均应逐项如实记载,及时检查实际效果。
- 1 寄生性种子植物菟丝子的防除 55
- 2 黄刺蛾的分布,危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40
- 3 2024年雨花区教育局第七学区15所中小学白蚁防治服务项目磋商邀请公告 30
- 4 根癌病的症状识别、病原、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23
- 5 棉铃虫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综合防治 23
- 6 棉盲蝽分布、危害、生活史与习性及防治技术 23
- 7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etBuhrer)症状、危害及防控措施 22
- 8 仙居县2024年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与防制效果评估服务竞争性磋商的公告 22
- 9 棉铃虫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综合防治测试题答案 22
- 10 地下害虫单元测试题答案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