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枣疯病发生规律研究

学术 作者: luckypet 2024-11-20 13:27:32 阅读:

  枣疯病[jujube witches’-broom(JWB)]素有枣树“癌症”之称,北至辽宁、南到广东都有发生。 病株枝条呈簇状丛生, 故而该病又被称作扫帚病、 丛枝病。 枣树感病后大幅减产,甚至枯死,严重威胁产业发展。

  建国后至今,枣疯病始终是业界研究的热点、难点和焦点。自1962 年翁心桐在《中国农业科学》发表相关文章起, 对枣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的研究一直在多维度进行中。1 在时空维度的研究

  枣是我国原产果树树种, 枣疯病在北方枣区河北沧州、山西、陕西、河南新郑、山东等地发生普遍,最早可追溯到20 世纪30 年代。 1955 年调查山东邹县五区几乎全部发病, 六区有70%~80%发病;1958 年河北密云县发病率24.8%,1950—1953年昌黎县发病率50%。 20 世纪70 年代初,北京密云小枣产区枣园因此病而被毁;20 世纪80 年代该病在河南内黄、淇县、尉县等蔓延,其中内黄县后河乡6 万亩枣园受到严重威胁。 河南扁核酸、灰枣、广洋枣发病率分别是70%、71%、20%。 金丝小枣主产区河北省沧县, 枣园病株率高达70%以上。 陕西彬县红枣感病率22%,疙瘩枣感病率6%,晋枣感病率17%。 该病发生速度快, 河南内黄马上乡由零星发生到发病率30%只用了3 年。 2016 年李优调查彬县大田枣平均发病率10%,最高21%。 2014—2015年甘肃宁县马莲河枣区暴发枣疯病,辽宁凌源也有发病报道。

此处隐藏3239个字。登录可见

  2023 年,陈玉鑫等在陕西延川地区筛查出介体叶蝉11 种,其中异色对纹叶蝉(Zygina discolor Horváth)、截突长突叶蝉(Batracomorphus allionii Turton)和蒙奥小叶蝉(Austroasca mitjaevi Dwora-kowska)属于优势种,异色对纹叶蝉和端钩菱纹叶蝉(Hishimonus hamatus Kuoh)携带枣疯病植原体的比例高达80%以上, 桃一点叶蝉、 茶网背叶蝉和新东方叶蝉携带比例50%~68%, 截突长突叶蝉的携带率39%, 白边大叶蝉成虫中未检出枣疯病植原体。

  5.2 人为传播 20 世纪50 年代试验证明, 嫁接可以传播病害,但土壤、根交叉传染的可能性很小,汁液接种试验未能成功,土、花粉、种子也不传病。虽然人工嫁接可以传病,但嫁接不是主要原因。高比例的无症带菌枣园、 不利的环境因子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在陕西清涧枣园调查发现,病区内就地繁殖的根蘖苗带菌加速了病害传播即是证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