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炭疽病的发生、检测与防治
草莓炭疽病已成为继灰霉病和白粉病后制约我国草莓产业发展的第三大病害,给种植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有效减轻草莓炭疽病的危害,须探究其主要的成因与发生规律,并据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1 草莓炭疽病的发生
1.1 病原菌分类及形态特征
此处隐藏3684个字。登录可见
生物防治具有选择性高、无残留、安全、环境友好等优点。近年来,生物杀菌剂的发展尤为迅速,不仅丰富了防治手段,也为草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目前,已有多种生物杀菌剂在我国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2亿个活孢子/克木霉菌水分散粒剂已成功在我国登记上市,标志着生物防治技术在草莓炭疽病控制中的实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此外,国内外研究团队不断取得新突破。刘程程等人的研究揭示了假单胞菌SKL108对草莓胶孢炭疽菌具有强大的拮抗能力,其抑制率高达93.2%,为草莓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候选菌株。王明湖等人则报道了一种芽孢杆菌复合菌剂,该菌剂在降低草莓炭疽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方面表现出色,为草莓生产提供了又一有效的生物防控策略。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
- 1 寄生性种子植物菟丝子的防除 55
- 2 黄刺蛾的分布,危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40
- 3 2024年雨花区教育局第七学区15所中小学白蚁防治服务项目磋商邀请公告 30
- 4 根癌病的症状识别、病原、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23
- 5 棉铃虫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综合防治 23
- 6 棉盲蝽分布、危害、生活史与习性及防治技术 23
- 7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etBuhrer)症状、危害及防控措施 22
- 8 仙居县2024年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与防制效果评估服务竞争性磋商的公告 22
- 9 棉铃虫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综合防治测试题答案 22
- 10 地下害虫单元测试题答案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