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草坪草褐斑病的症状识别、病原、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林业 作者: luckypet 2024-10-28 22:06:19 阅读:

  (1)症状识别

  以冷季型草坪禾草受害最重。初期受害叶片或叶鞘常出现梭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内部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以后病斑变褐色甚至整叶水浸状腐烂。严重时病菌侵入茎杆。条件合适时,在被侵染的草坪上形成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甚至1~2m的枯草圈。枯草圈常呈“蛙眼”状,清晨有露水或高湿时,有“烟圈”。在病叶鞘、茎基部有初为白色、以后变成黑褐色的菌核形成,易脱落。

  (2)病原: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属于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

  (3)发病规律 :

  丝核菌以菌核或在草坪草残体上的菌丝形式渡过不良的环境条件。

  丝核菌是土壤习居菌,主要以土壤传播。枯草层较厚的老草坪,菌源量大,发病重。建坪时填入垃圾土、生土,土质粘重,地面不平整,低洼潮湿,排水不良;田间郁蔽,小气候湿度高;偏施氮肥,植株旺长,组织柔嫩;冻害;灌水不当等因素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全年都可发生,但以高温高湿多雨炎热的夏季危害最重。

  (4)综合防治

  1. 加强养护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2. 消灭初侵染来源,休眠期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3. 发病期间药剂防治,特别是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施杀菌剂,如47%加瑞

  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0%福星乳油8 000~10000倍液、10%世高水

  分散粒剂6 000~8 000倍液、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6%

  乐比耕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4. 选育或使用抗病品种。

  1.直角分枝的菌丝 2.菌丝体 3.菌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