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毛白杨锈病的症状识别、病原、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林业 作者: luckypet 2024-10-27 17:18:59 阅读:

  (1)症状识别

  l该病危害植株的芽、叶、叶柄及幼枝等部位。感病冬芽萌动时间一般较健康芽早2~3d。如侵染严重,往往不能正常放叶。未展开的嫩叶为黄色夏孢子粉所覆盖,不久即枯死。感染较轻的冬芽,开放后嫩叶皱缩、加厚、反卷、表面密布夏孢子堆,像一朵黄花。轻微感染的冬芽可正常开放,嫩叶两面仅有少量夏孢子堆。正常芽展出的叶片被害后,感病叶上病斑圆形,针头至黄豆大小,多数散生,以后在叶背面产生黄色粉堆,为病原菌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联合成大块,叶背病部隆起。病叶提早落叶。

  (2)病原

  病原为马格栅锈菌、杨栅锈菌和圆茄夏孢锈菌,隶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栅锈菌属真菌。

  2. 夏孢子堆 3. 冬孢子堆

  (3)发生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冬芽和枝梢的溃疡斑内越冬。春季,受侵冬芽开放时,形成大量夏孢子堆,成为当年侵染的主要来源。

  嫩梢病斑内的菌丝体也可越冬形成夏孢子堆。夏孢子萌发后,可直接穿透角质层侵入寄主。2个月以上的老熟叶片一般不受感染。

  (4)综合防治

  1. 在园林设计及定植时,避免海棠、苹果等与桧柏混栽。并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性。

  2. 结合园圃清理及修剪,及时将病枝芽、病叶等集中烧毁,以减少病原。

  3. 3~4月在桧柏上喷洒1∶2∶100倍的石灰多量式波尔多液,抑制冬孢子萌发。

  4. 发病初期可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10d1次,连喷3~4次;或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6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稀释6000~80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喷雾防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