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例肉鸡霉形体病的诊治

畜牧业 作者: luckypet 2025-01-25 18:30:59 阅读:
鸡霉形体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家禽呼吸道疾病,主要由鸡败血霉形体(支原体)引起,对养殖业造成严重威胁[1]。该病不仅影响肉鸡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还可能导致死亡率上升,进而影响到养殖场的经济效益。鸡毒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小生物,缺乏细胞壁,因此能够在鸡体内长期潜伏并反复感染。该病原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途径传播,感染后可引起鸡只呼吸道黏膜受损,导致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等症状。此外,霉形体病还可引发鸡只的免疫抑制,使其更容易受到其他病原体的侵袭,引起继发感染,如新城疫、大肠杆菌病等,使病情复杂化,治疗难度增加。2023年11月,任丘市长丰镇肉鸡养殖户李某饲养的白羽肉鸡,85日龄时陆续发病,并出现了死亡病例,由兽医人员诊断为霉形体病,经用药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控制,鸡群恢复健康。现将诊治过程总结如下:
  1  发病情况
  2023年11月,任丘市长丰镇肉鸡养殖户李某,利用农用废弃大棚饲养白羽肉鸡约4 000羽,采用地面垫料平养养殖模式。已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了免疫接种。85日龄时,鸡群中首次发现少数鸡只出现轻微的咳嗽、打喷嚏现象,随后几天,发病鸡只数量增加,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部分鸡只出现眼睑肿胀、流泪,甚至伴有鼻液增多、食欲减退等症状。大约一周后,发病达到高峰,每日新增病例显著增多,鸡群整体健康状况明显下降,采食量大幅减少,部分病重鸡只出现死亡。李某自行投喂1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连续治疗4 d,病情未见好转,10 d内发病241羽,死亡88羽,病死率36.5%。
  2  临床症状
  病初,患鸡轻微咳嗽与打喷嚏。随着病程的延长,病鸡呼吸症状加重,出现呼吸急促、困难、张口喘息、发出异样的“嘎嘎”声或尖锐的喘鸣声[2],并发现眼睑肿胀、流泪和眼结膜充血发炎,眼周围有分泌物附着。后期,患鸡饮欲增强,食欲减退,行动迟缓、跛行,卧地不起,排绿色稀粪,消瘦至死。
  3  剖检变化
  剖检中,最直观的变化是呼吸道炎症。病鸡的鼻腔、喉头及气管内常有大量粘液性或干酪样渗出物,严重病例已形成栓子堵塞气管,导致呼吸困难。气管黏膜常表现为充血、水肿,可见点状出血或坏死灶。剖检气囊,可见气囊壁增厚,表面粗糙、覆盖淡黄色或灰白色的干酪样渗出物,渗出物不易剥离,与周围组织粘连,形成“气囊炎”[3]。心脏可见心包积液增多,心包膜增厚、浑浊,可见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于心包表面。肺部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水肿、肺气肿及肺实变;肺组织表面可能覆盖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肺炎灶”,病灶大小不一,可融合成片或呈弥漫性分布。肝脏可出现非特异性变化,如肝肿大、颜色暗淡、质地变脆,可见散在的出血点或坏死灶。关节肿胀、积液,关节腔内含有浑浊的液体或干酪样物质,关节囊增厚,关节软骨受到侵蚀和破坏。

此处隐藏1111个字。登录可见


  由于废弃大棚的改造受原有结构和材料限制,难以达到专业肉鸡养殖场的设施标准。没有科学的饲养密度规划,缺乏自动喂料饮水系统、粪便清理系统等现代化设备,通风透光性能不佳,湿度和温度难以调节,夏季高温潮湿,冬季则寒冷干燥,难以保持肉鸡生长所需的适宜环境。温度、湿度和光照的剧烈波动不仅影响肉鸡的正常生理机能,还易引发应激反应,降低饲料转化率和生长性能。肉鸡在这样的环境中饲养,极易感染疾病,影响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甚至引发大规模疫情,因此,建议在选择肉鸡养殖场地时,应优先考虑通风良好、采光充足、地势高燥的地方,建造现代化、高标准的养殖场。对于需要改造的场所,应进行全面彻底的评估和规划,确保改造后的养殖舍能够满足现代化养殖的各项要求,包括通风、采光、保温、排污等。
  7.2  坚持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
  建立健全的饲养管理制度,加强日常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特别要重视通风换气、环境卫生、饲料营养等方面的管理,为肉鸡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加强员工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养殖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疾病防治能力。同时,增强养殖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他们充分认识到肉鸡养殖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