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棉铃虫形态特征是什么?为害特征是什么?生活习性是什么?如何防治?

   日期:2024-08-04     浏览:20    评论:0    
核心提示:棉铃虫 又名钻桃虫、钻心虫等,属鳞翅目夜蛾科。分布广、食性杂,主要为害棉花、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多种农作物。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5~20mm,前翅颜色变化大,雌蛾多黄褐色,雄蛾多绿褐色,外横线有深灰色宽
 棉铃虫 又名钻桃虫、钻心虫等,属鳞翅目夜蛾科。分布广、食性杂,主要为害棉花、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多种农作物。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20mm,前翅颜色变化大,雌蛾多黄褐色,雄蛾多绿褐色,外横线有深灰色宽带,带上有7个小白点,肾形纹和环形纹暗褐色。卵:近半球形,表面有网状纹。初产时乳白色,近孵化时紫褐色。幼虫:老熟幼虫体长40~45mm,头部黄褐色,气门线白色,体背有十几条细纵线条,各腹节上有刚毛疣12个,刚毛较长。两根前胸侧毛的连线与前胸气门下端相切,这是区分棉铃虫幼虫与烟青虫幼虫的主要特征。体色变化多,以黄白色、暗褐色、淡绿色、绿色为主。蛹:长17~20mm,纺锤形,黄褐色,第5—7腹节前缘密布比体色略深的刻点,尾端有臀刺2个。

img

棉铃虫

为害特征

取食麦粒汁液,受害后的麦粒只留下外壳,排出白色粪便落于麦穗和麦叶上;为害嫩叶成缺刻或孔洞,粪便堆积在叶面,严重影响小麦生长期的长势,导致产量下降,甚至绝收。田间棉铃虫幼虫多嗜食麦穗,一般不取食麦秆和麦叶。

img

棉铃虫为害叶片

img

棉铃虫为害穗部

生活习性

在为害小麦较重的产麦区一年发生4代,第1代为害小麦。以蛹在土中做室越冬,翌年小麦孕穗期出现越冬代蛾,抽穗扬花期为蛾盛期。成虫具趋光性,晚上活动,卵多产在麦田穗部。幼虫可取食麦粒、茎、叶片,以取食麦粒为主。幼虫取食麦粒排出的虫粪为白色。低孵幼虫常3~4头聚集在一个麦穗上取食,4龄后一个麦穗只有一头幼虫取食。幼虫有转粒、转株为害习性,一头幼虫一生可破坏40~60个麦粒。老熟幼虫入土做室化蛹,羽化后为害其他作物。秋季第4代老熟幼虫入土做室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秋天收获后,及时深翻耙地,冬灌,可消灭大量越冬蛹。

成虫发生期,应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450W高压汞灯、20W黑光灯、棉铃虫性诱剂诱杀成虫。

药剂防治

麦田棉铃虫防治多结合防治黏虫、蚜虫等进行兼治。常用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0%灭多威乳油1 500倍液,2.5%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 000~2 000倍液,45%丙·辛乳油1 500倍液,43%辛·氟氯氰乳油1 500倍液。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时,应注意在棉铃虫卵盛期和初孵幼虫期施药,并且选择不同类别或不同杀虫机理的药剂交替轮换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和保护生态环境。

 
标签: 小麦棉铃虫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文章

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
172220222202

微信公众号

千人QQ交流群

在线客服

售后服务

回到顶部